生态产业铺就通往乡村振兴幸福路-凯发k8手机娱乐官方网站

更多
您当前的位置: >> 西双版纳 >> 头图 >> 正文
生态产业铺就通往乡村振兴幸福路 发布时间:2021年12月13日 11:33:00  来源: 云南网-西双版纳新闻网

原标题:生态产业铺就通往乡村振兴幸福路

进入初冬,勐海县西定乡暖和村茶园进入秋茶采摘末期,村民们正抢抓农时采茶、制茶。比往年秋茶季节停止采摘或以茶抵资雇人帮忙的情况相比,暖和村东暖新寨和桂花寨的村民今年对秋茶采摘多了不少热情。

暖和村茶园面积约8000余亩,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。由于长期生活在山区,村民文化水平不高,一直沿用粗放的茶园管理和制茶方式,经济效益低,常常一家人忙碌大半年,茶叶却总卖不出好价钱。

“多亏了脱贫攻坚这几年,村民的生态种植意识不断增强,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‘生态饭’。”暖和村党总支副书记伍爬感慨地说,如今,村民们不仅知道了除虫要用粘虫板,施肥要用有机肥,还真切地看到了茶树嫁接改良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。

2020年1月,在州委政法委的全力帮助下,暖和村以东暖新寨和桂花寨为试点,引进1.4万余条优质枝条对本地茶树进行改良嫁接。同时,向村民大力普及生态种植知识,邀请技术人员进村推广手工制茶技术,引导村民转变固有思维,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。

“往年的春茶季,村里普通干毛茶一公斤百元上下,嫁接改良后的干毛茶,居然卖到了500元一公斤!”东暖新寨村民咪图说,随着嫁接改良后茶叶品质和手工制茶技术的不断提高,他们一家把茶叶卖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价格。

据咪图回忆,2014年以前,大部分村民没有专门的铁锅炒茶,用的是炒菜锅,茶水中经常能喝出蔬菜的味道;鲜叶不萎凋直接入锅,喝起来苦涩难忍;修枝直接用砍刀,好好的大树茶砍成了台地茶;为了提高产量,用了不少化肥,结果茶叶芽长得挺多,但味道不好;为了防虫喷洒农药,有时候农残超标,茶叶卖不出去……如今,这些不科学的做法,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。

据了解,嫁接改良茶树属于大叶种,相比暖和村本地种植的小叶种茶树品质更加优良,口感更厚重,回甘更明显,茶叶也更耐泡。“往年这个时候茶叶的品质下降,价格不高,我们基本上不采茶了。但是,嫁接改良后的茶叶味道好很多,价格也好,我们就继续采茶、制茶。”桂花寨村民取嘎说,往年秋茶末期的干毛茶一公斤只能卖到70元左右,今年,嫁接改良后的秋茶每公斤能卖到150元。

好的生态才能种出好茶,好的环境才能实现长久效益。“生态茶 茶科技”新模式巩固了暖和村的脱贫攻坚成果,也开创了乡村振兴新局面。如今的暖和村,科学种植生态茶的理念深入人心,科学理论和技术持续赋能。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,越来越多的暖和村民沿着生态产业之路,走向乡村振兴幸福路。

责任编辑:钱霓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政策解读
彩云网评
视频
专题
订阅《春城手机报综合版》,发送cczh到10658000(5元/月)
订阅《春城手机报》: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(3元/月)
关注云南发布
关注云南网微信
关注云南日报微信
新闻爆料热线:0871-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 |  服务合作 |   |   |   | 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2511600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云)字第00093号
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 ® yunn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.08
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
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71-64166935;举报邮箱: ")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