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曼丢居民小组抓党建促民族团结
景洪市嘎洒街道曼占宰社区曼丢居民小组是典型的傣族聚居小组,古井、古树、民居建筑、饮食等傣族文化突出、底蕴浓厚;小组干部管理能力、为民意识较强,居民发展愿望强烈。通过“党建 民族团结”推进民族特色小组项目实施,小组环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,居民收入增加,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,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,民族团结意识不断增强。
树立民族团结新风
曼丢居民小组结合实际将民族团结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不定期召开党员大会、居民代表大会,传达学习热点资讯,宣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,抓实民族团结精神培育。通过教育引导,曼丢居民小组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,近年来未发生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,无治安和刑事案件,居民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。
全面提升人居环境
曼丢居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合“3 n”主题党日活动,带领居民在小组内及周边公路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活动。2010年,西双版纳曼丢傣家古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后,扎实做好居民思想工作,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原始建筑、居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,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旅游开发计划,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,积极挖掘傣族人文历史,对小组实行改造,特色鲜明的傣族民族示范村寨逐渐成形。
和谐促进经济发展
嘎洒街道党工委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,不断强化党建引领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挖掘民族文化内涵,促进居民小组经济发展。充分发挥曼丢居民小组滨水近城优势,以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为契机,搭建“同心走廊”,建设曼丢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,大力打造“曼丢小院”等民族特色小院,以“小院”经济模式推动小组旅游业发展。
曼丢居民小组生态游、观光游发展迅速,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,切实带动居民走上了致富路、小康路。曼丢居民小组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示范村、全国远程教育示范村及省级民族特色村、文明村和边疆党建长廊示范村,成为美丽宜居乡村嘎洒样板,为其他同类点位创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的经验。(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