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我州注重在一线淬炼识别使用干部
州委组织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注重在强边固防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以及助推产业发展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线培养锻炼干部,并通过开展蹲点调研、专项调研,精准考察识别干部。
注重一线培养
系统实施“年轻干部工程、少数民族干部工程、专业干部工程、基层干部工程”四项工程,采取“培养储备一批、提拔使用一批、交流轮岗一批、优化调整一批、培训提高一批”等“五个一批”措施,实行干部链条式培养,分级、分类动态储备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。定期从州、县直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(街道、农场社区)挂职或任职,做好年轻干部“蹲苗”“壮骨”。定期开展州直部门与县市互派交流任职,畅通干部成长渠道,增强工作才干,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2022年,选派了近百名干部到乡镇、基层挂职、任职以及互派交流任职。
注重一线识别
突出群众公认和实绩导向,通过考核考察、工作检查、专项调研等方式在一线识别发现干部。深入急难险重一线,看干部是否敢于担当,是否善于应对,是否善于决策,是否敢于斗争;深入重大项目一线,了解干部在审批服务、放宽市场准入、降低经营成本、解决融资问题、鼓励企业创新、保护合法权益、为企业排忧解困等方面的工作表现;深入服务民生一线,了解干部是否把群众满意和幸福放在第一位,是否办好顺民意、解民忧、惠民生的实事,为州委精准选用干部提供科学参考。2022年,州委组织部对县市及80余家州直部门进行了全覆盖调研了解,与650余名干部群众进行谈话,精准掌握了一批在优化营商环境、乡村振兴、强边固防、疫情防控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。
注重一线使用
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联动,通过结合综合排名、“红黑榜”排名等方式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、工作成效;通过爱国卫生“7 2专项行动”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、河(湖)长制、人居环境提升等专项工作和重大活动,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重要工作的担当、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。对排名靠前、被列入“红榜”的单位,在干部选拔任用、职级晋升、优秀干部储备方面优先考虑;对排名靠后、被列入“黑榜”的单位,一定期限内不提拔、不重用,所属干部不纳入后备干部储备行列,做到凭发展论英雄、视实绩用干部、比贡献定位次,使想干事的有舞台、干成事的有地位、不干事的没位置,引导各级干部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推动经济建设、项目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上。
州委组织部 供稿